新闻动态
苏联潜艇之母——红宝石设计局系列潜艇(15):深海游魂:685型
1954年1月21日,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在美国格罗顿下水,它标志着世界海军潜艇从此进入核时代。这是世界海军史和核技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到了1957年第二艘核潜艇SSN575“海狼”号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该艇采用了以液态钠为冷却剂的S2G型试验型快中子反应堆,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S2G型反应堆具有很多不足地方,不够完善导致其可靠性低,要一直改进。“鹦鹉螺”号和“海狼”号这两艘核潜艇的排水量都显得过大,线型也不够光顺,它们带有浓厚的试验性质。在这两艘核潜艇尚未服役时,美国海军舰船局便建议在1955和1956财政年度再建造4艘排水量较小且造价较低的新型攻击核潜艇。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美国开始大量建造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这中间还包括4艘排水量较小的“鳐鱼”级攻击型核潜艇,3艘非量产的双堆型“海神”级雷达预警核潜艇,1艘反潜核潜艇SSN597白鱼号,1艘巡航导弹核潜艇SSGN687大比目鱼号。鳐鱼级在1957到1959年间共建成了4艘,成为了美国第一级批量生产的核潜艇。
1958年7月23日,“鹦鹉螺”号从太平洋夏威夷海军基地出发,再次通过白令海峡进入了北冰洋海域。8月3日的晚上他穿过了北极点,在浮冰中上浮,又完成了世界首次核潜艇破冰上浮,继而向南穿越了格陵兰岛和冰岛。从1960年2月16日14时20分开始,海神号在经历了83天又10小时、3.642万海里的航程后,完成了水下环球航行的壮举。“海神”级雷达预警核潜艇建造过程为美国海军积累了大量建造经验和技术储备。美国在核技术方面的领先震惊了苏联,使冷战中的苏联领导层深感不安。当时苏联的核技术远比美国落后。由于苏联核潜艇服役比较晚,1962年,苏联的首艘核潜艇,N级核潜艇K-3号成功抵达了北极点,但是他无法像“鹦鹉螺”号那样破冰上浮,当时的冰层过厚,上浮会有危险。
为实现潜艇水下高航速,美国决定在1956财政年度同时建造均具有水滴线型的长颌须鱼级常规潜艇和设计编号为EB-269A的鲣鱼级攻击核潜艇。美国海军第二代攻击型核潜艇开始大量建造。1957年11月1日,鲣鱼级2号艇“蝎子”号(也称“天蝎座”号)正式开工,但建过程一波三折,由于美国海军打算尽快建造装备北极星潜射弹道导弹的核潜艇。“蝎子”号改成了弹道导弹核潜艇,艇名改为“乔治·华盛顿”号,这就是美国第一代战略核潜艇乔治·华盛顿级。“华盛顿级”建成之后,美国在战略核潜艇和海基核导弹方面获得了很大的优势,而苏联当时只有H级战略核潜艇和G级常规导弹潜艇,潜射导弹SS–N–4(只能在水面上发射)和SS–N–5性能和射程都比“北极星Ⅰ”落后,还都是液体燃料导弹,比之“北极星Ⅰ”固体燃料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美国第二代核潜艇的典型代表是“长尾鲨”级攻击型核潜艇,从1960到1965年美国一个共建造了11艘“长尾鲨”级攻击型核潜艇。从战术技术性能这一角度来说,长尾鲨潜艇是真正的多用途攻击型核潜艇。在对核潜艇研究更加深入,技术储备更加完备后,美军又在其基础上建造了3艘“三叶尾鱼”级核潜艇,对于前期型号的改进,是为后来大批量建造作为过渡型号。之后是37艘鲟鱼级攻击型核潜艇,至1975年全部建成服役。
长尾鲨级攻击核潜艇的服役,将新研制的在“白鱼”号做试验的AN/BQQ声呐系统及其他先进技术装备在这些潜艇上,这对苏联潜艇来说是很大的威胁。就在华盛顿级核潜艇建造过程中,美国海军正在开展北极星A2型弹道导弹的研制。并且美国海军从1959至1962年之间开始建造5艘伊桑·艾伦级战略核潜艇。1961年美国海军第三代战略核潜艇拉斐特级首艇获准建造,并配装射程为4600公里的“北极星”A3潜射弹道导弹。后又换装UGM-73弹道导弹(即海神C3导弹)。
而苏联先前建造的627型、645型以及659型原本是设计用来攻击敌人水面舰艇的,并不具备反潜能力,因此苏联的水下力量此时缺乏足够的反潜能力。1960年,苏联列宁格勒苏达米赫海军部第196造船厂,开始为建造671型攻击核潜艇(孔雀石设计局)做准备工作。20世纪60年代末-80年代中期,671型一直是苏联潜艇部队的主力。671型原型艇自1967年入役的K-38艇开始,到1974年12月最后一艘竣工,共建了15艘。其中671型和671PT型都属于苏联第二代攻击核潜艇,而671PTM型则属于第二代与第三代之间的过渡产品,即2.5代核潜艇。
到1967年美国的第三代战略核潜艇拉斐特级已建成31艘,美国研制第四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已势在必行。在这样激烈的军备竞赛形势下,处于冷战时期的苏联必须要有所应对。当时苏联海军正在建造再加上已经服役的核潜艇,总数量已超越了美国的核潜艇,因此其潜艇研制的重点是提高续航力和自持力,改善武器装备的可靠性,并大力提高潜艇的隐蔽性和防护能力等一系列生命力指标,在这种军事需求的推动下,苏联海军不遗余力的开展了大深度潜艇、水下高速型潜艇以及安静型三种类型潜艇的研制,为苏联战后的第三代核潜艇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1952年3月“大青花鱼”号(AGSS-569)潜艇在新罕布什尔州朴次茅斯海军造船厂开工建造,1953年8月下水,成为至关重要的水下实验平台。它是第一艘采用水滴型外壳的潜艇,艇体采用双壳体结构,所有横截面都近似圆形,耐压壳体由刚研制成功的HY-80低碳高强度钢制成。“大青花鱼”号改装十字形尾舵,获得巨大成功,也成为美国海军核潜艇的标准布局。“大青花鱼”号1965年安装了高容量的银锌电池以提高水下高速续航力。尤其银锌电池价格昂贵,美海军特地向美国政府求助借来银锭。另外这一阶段改装了双反转螺旋桨,安装一台7500马力的推进电机,从而获得了世界潜艇中最高水下航速的记录—33节。
1960年9月24日美国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下水交付,这种超级航母的出现给苏联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能携带80架舰载机拥有极强的投送能力和打击能力,同时抗打击能力相比于上一代航母也大幅度提高。鲣鱼级攻击核潜艇、长尾鲨级攻击核潜艇和和鲟鱼级攻击核潜艇。这些第二代攻击核潜艇代表了美国战后建造高速核潜艇的序幕由此拉开,并且一直持续。
1968年,美国再次立项第四代海基战略核平台,也就是之后出现的“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这次美国人将潜艇的带弹数量由16枚提升至24枚,新一代的C4“三叉戟”的最大射程也达到7000公里以上。和美国新建的核潜艇比较起来,所有这些苏联核潜艇的特点都与其不同,都都保证约为30%的大储备浮力,除个别外都使用了双壳体、双反应堆及双螺旋桨,水下最大航速不超过30节。当时已建成的核潜艇下潜深度只有300米,设计中的可达400米。苏联核潜艇都是按照设计学派的思想研制的,因此和美国比起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必须拿出有效的反制手段才能遏制美国对苏联本土的直接威胁,建造新一代性能更强劲的攻击型核潜艇将美国的弹道导弹核潜艇直接扼杀在海底。但是面对美国强大的水下作战力量和水面空中反潜实力,苏联也必须逐步的提升核潜艇的性能才能进行相对有效的突破,对此苏联尝试了不同的道路:大潜深大潜航速度静音相比于现在的核潜艇静音和隐身发展方向。
1966年8月,苏联的海军第1研究所经过论证,提出了大深度攻击核潜艇的战术技术任务书,对20世纪70年代苏联的攻击核潜艇提出了较高的战术技术性能要求,特别是对水下最大航速,最大下潜深度和所携带的武器。新型攻击核潜艇最初由苏联第16中央设计局设计(亦称“波浪”设计局),总设计师是H·A·克利莫夫,1974年“波浪”设计局与第143特种设计局合并为孔雀石设计局,该项目改由第18中央设计局(现红宝石设计局)接手继续设计,总设计师为Ю·H·科尔米利,并获得685型“鱼鳍”的产品设计代号,被北约命名为“麦克级(Mike)”。
1974年,685型批准技术设计后即转入施工设计,主要着眼于加大下潜深度,提高深水作战能力。从客观条件来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苏联由于在新型结构材料的试验研究,特别是关于高强度钛合金的制造工艺已经日趋成熟,已有能力建造出满足这种要求的特殊核潜艇。
1976年,685型完成施工设计后,并未立即开始建造。当时北德文斯克造船厂的车间和船台已被941型战略核潜艇(北约称台风级,台风级首艇TK-208艇于1976年6月开工,1980年9月下水,第2艇TK-202艇于1978年4月开工,第3艇TK-12艇于1980年4月开工)所占用。直到1978年4月22日在北方机械制造厂开工建造,工厂编号510。由于钛合金加工难度较大的原因,所以苏联的各型钛合金潜艇的建造周期都比较长,685型在开工后5年也就是1983年6月3日下水,同年12月28日交付,舷号K-278“共青团员”号。K-278艇经验收合格交付苏联北方舰队,685型仅建成这1艘。
K-278号685型核潜艇既是一艘战斗艇,同时也是一艘试验艇。1984年8月至1988年6月进行试验性运行,1984年8月5日下潜到1020米的深度,当下潜到1000米时,该艇的结构在深水巨大压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形,不断发出刺耳的尖锐声,令艇员印象非常深刻。这艘大深度的潜艇,试验性运行的项目较多,除进行了极限下潜深度的深潜试验外,还进行了鱼雷发射试验。潜艇在水下1000米的深度成功地进行了大深度鱼雷发射试验,表明其具有大深度发射鱼雷攻击舰艇的能力。参加了舰队的演习,说明在1000米下潜深度,声呐和别的设备实际上很难发现K-278艇,敌方武器也很难对其进行攻击。进行了大深度应急吹除试验和实际条件下的漂浮救生舱功能试验。685型创造的1250米的下潜深度是世界各国海军潜艇下潜的空前深度,创世界纪录,这一纪录至今未被打破。
为了解决水下1000米艇上储备空气不足导致的紧急吹除排水问题,685型专门设计了火药吹除系统,利用火药燃气发生器产生燃气和水蒸气来吹除主压载水舱的水,达到紧急排水和上浮的效果。在救援问题上,685型在耐压指挥台围壳内设置了一个可以容纳最多70人的圆筒形漂浮救援舱,里面有无线电通讯器材、食物和水,能够保证全艇艇员数日漂浮的自持能力。
“共青团员”号因为追求大的下潜深度,所以钛合金使用的比例非常高。钛合金高强度、重量轻、低磁性和耐腐蚀。纯钛的密度只有4.5g/cm,只有碳钢的57%左右,但抗拉强度与密度只比达到62,合金化后更是达到200以上,而普通钢则只有36。因为其表明产生的氧化钛膜,所以在恶劣环境下表现出很好的抗侵蚀的能力。对于大深度潜艇来说,钛合金无疑是最优材料。但是,钛合金潜艇的缺点也显而易见——极其昂贵。因为钛合金本身加工难度大、焊接要求高,1965年时每千克钛合金板的价格高达14.5卢布,相当于一张列宁格勒到莫斯科的火车票。毫不客气的说钛合金潜艇就是在水下航行的黄金。
685型便是苏联第三种钛合金核潜艇,由于采用了诸多先进的技术,实验性质十分浓厚。作为一艘带有浓重深潜试验意义的潜艇,685型的武器系统很强大,可完全作为实战化的攻击型核潜艇使用。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发射潜射鱼雷和导弹。除常规的53-65重型鱼雷之外,该艇还可以发射RK-55“石榴石”潜射巡航导弹,该导弹作为战略性远程巡航导弹使用,最大射程可以达上千公里。而另一种比较独特的武器就是“暴风雪”高速鱼雷,水下航速可达200节,远超于常规鱼雷40-50节的速度。当然,这种高速鱼雷的缺点也明显,一种原因是没有制导能力,属于纯粹的直航鱼雷。另一方面是射程只有10公里左右,没办法做到远距离攻击。全艇武器携带量为22件,其中6件在鱼雷发射管中,16件为备弹。此外还装备12枚SEAТ-60型和USEТ-80型电动力声自导鱼雷。
苏联早期的巡航导弹体积、重量都很大(美国早期的巡航导弹同样存在这个缺点),而且没有合适的高效发动机,所以最大射程都在800千米以下。对于苏联来说,这种射程的陆基巡航导弹无法对美国本土构成有效的核威慑。美国海军航空司令部和通用动力公司在1970年推出BGM-109巡航导弹(战斧),1976年首次试飞,1983年装备部队服役。在此基础上,美国开始研制用于空射和海射的亚音速巡航导弹“战斧”。特别是潜射“战斧”巡航导弹可以用标准的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击中2000-2500公里外的目标。体积小,重量轻,便于隐蔽和机动发射;命中精度高,可打击导弹发射井一类的坚固目标,提高了毁伤目标的效能,这种可以普遍的使用的战略核/远程巡航导弹,使美苏之间的战略平衡面临被摧毁的危险。
20世纪80年代初期,苏联海军第一型专门用于对陆进行攻击的巡航导弹面世了,苏联人称之为“石榴石”,代号为RK-55,而西方国家则称之为“大力士”,代号为SS-N-21。SS-N-21是前苏联彩虹设计局按一弹多型原则设计的一种战略战术巡航导弹,分为海基型、空基型、陆基型,三型导弹的气动布局和外观尺寸基本相同,技术上有很大的通用性。1983年在退役的6艘Y1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上进行发射试验,并从1987年起开始陆续装备于苏联的攻击核潜艇。
石榴石”导弹的气动外形与苏联以前研制和装备的巡航导弹“飞航”式的外形完全不同,反而跟“战斧”导弹很相近。但比6.24米长的“战斧”导弹长出近2米。因而与“战斧”导弹相比,“石榴石”导弹的射程更远,最大可达3000千米(“战斧”最大射程仅为2500千米)。“石榴石”导弹的涡扇发动机性能要稍优于“战斧”导弹的发动机。此外,“石榴石”导弹采用埋入式的进气道,弹体周围气流场流畅,“战斧”导弹采用仲出弹体的进气口,不但增强了导弹的雷达冋波强度,而且还增加了导弹飞行的阻力,苏联在巡航导弹空气动力领域还是相当强的。
从外形上看,685型采用球形艇艏、水滴形艇艉,整体类似于水滴的设计,尽可能降低水下航行阻力,水下排水量8500吨。全艇由前到后分为7个舱室,分别是鱼雷舱、居住舱、中央指挥舱、反应堆舱、辅机和配电舱、轮机舱、尾舱。每个舱室都设有独立的灭火站,配有泡沫灭火系统 和卤化烃灭火系统。动力系统为VM-5型核反应堆驱动1台BPTU-675型减速齿轮蒸汽轮机,4.5万马力输出动力,水下最高航速30.6节。从航速上讲,685并没有采用像661和705那样使用不太稳定的液态金属反应堆,所以水下航速并没那么恐怖,可能是与685本身极大的下潜深度有关,在极大下潜深度的情况下不需要那么高的潜速也能达到目的。
685型是当时苏联海军中自动化水平最高的核潜艇。其航行和深度都可以由自动操舵系统控制,有点类似于现在飞机上的自动驾驶系统。而全艇中央控制台可以集中监控全艇各舱室的环境参数,包括压力、湿度、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等等。另外,全艇设置自动巡视系统,通过中央指挥部机械师指挥岗对全艇各舱室进行强制性自动巡视并将数据汇总,各舱室和艇外还设置有摄像头,随时进行监控。所以685型作为8500吨的大型攻击型核潜艇,他的编制只有57人。
685型动力系统的的核心是一座OK-650-B-3型压水反应堆,它是苏联第三代潜用核反应堆,内含199根UAI3型燃料棒,共160千克铀235燃料。输出功率约为5-6万马力,能轻松实现水中30.6节高速航行。为增强生存能力,该艇在设计上下了很大功夫。全艇分为7个大舱,每个舱室的空调系统都具备空气过滤能力,配备了遥控救火站、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和三个救生艇。还特别辟出第2和第3舱作为“安全区”,进行特别加固并于其它舱室分开。如果连救生区域也失效了,在2号舱上方的司令塔里还有漂浮救生舱,最大工作深度为1500米,可以让艇员逃到水面上来。总体来说,全艇储备浮力达到约36%,抗沉性还是可以的。
685型攻击核潜艇的设计人员还对降低艇的声场强度和抑制水声设备工作干扰等问题给予了相当高的重视。艇上可能发出噪声的设备和艇上的所有重型设备都采用了带有两级减振结构的基座,艇上别的设备也都采取了综合减振降噪处理。为了逐步降低该艇的声辐射强度和提高该艇的声隐身性能,在艇体内表面和外表面敷设了吸声降噪涂层和消声瓦。
685型攻击核潜艇为有效地实施艇内大气环境控制,该艇装备了电解水制氧装置、二氧化碳吸收装置、燃烧装置和过滤装置。全艇分为艏部区域和艉部区域回路,而这两个回路各自具有独立的空气调节和通风回路。当该艇处于水面状态时,采用艇外大气环境中直接进行通风的方式,处于水下时则利用闭式循环进行通风,并且艇装有相关的测量大气组成的仪器。为了消除舱室内空气中的油雾,在每个舱室内都装备了独立的滑油蒸汽消除设备,在其它各舱室的空调系统中也装备了空气过滤装置。艇上的消防设施包括有泡沫灭火系统和卤化烃灭火系统,各个舱室内都设置了灭火器站,每个灭火器既可以在所在舱室内启动,也可以在相邻的舱室启动。
1989年4月7日,“共青团员”号在挪威海进行演习。11时3分,观察到7号舱温度骤升至70摄氏度以上,军官们意识到已发生火灾,遂下令控制火势,但已无力回天,损坏的氧气阀门成了爆炸源,灭火系统相继被炸毁,压缩空气从破洞中喷涌而出,整个7号舱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焰喷射器”。之后,火势继续向其它舱室蔓延,艇员则在缺乏灭火防护的情况下奋力扑救,有的人脸上沾满了已经融化的防毒面具碎片,血肉模糊,有的人被有毒气体熏倒,而有的则直接被火球抛起再落下。艇员一边扑火,一边利用剩余的压缩空气成功浮上水面并放下救生筏,还与指挥部取得了联系。很快,除7号舱外,其余舱室的火势均已消退,幸存的艇员们在刺骨的寒风中等待救援的到来。
4月7日上午,时任苏联海军总司令弗拉基米尔·尼古拉耶维奇·切尔纳温海军元帅正在国防部参加一次会议,突然有人向他报告了一个意外的情况——北方舰队司令部在11时41分接到了一艘潜艇发开的紧急状况电报,但事故状况和所处海域并不清楚。12时19分,北方舰队指挥部终于破译了“共青团员”号核潜艇发来的事故电文的全部内容和当前所处的位置,切尔纳温立刻命令向事故海域派出伊尔-38反潜巡逻机,还派遣当时距离“共青团员”号最近的苏联渔业部“阿列克谢·赫洛贝斯托夫”号浮动加工船立即奔赴事故地点。
14时20分,伊尔-38飞机与艇长瓦宁取得了通信联系 。20分钟后,机组人员发现了浮在海面上的“共青团员”号核潜艇,发现它正艇艏朝南,略有横倾。16时24分,正当大家以为终于得救时,7号舱突然发生爆炸,坚固的钛合金艇体也撕裂开来。艇內进水,艇尾朝下,艇头朝上沉向海底。在16时35分,伊尔-38的飞行员猛地发现艇艉开始下沉,也就是从这时起,形势急转直下。5分钟后,艇艏翘出水面,纵倾继续增加。到了16时44分,海水已经漫至指挥台围壳,几分钟后,指挥台围壳已经有一半被水没过。16时50分,艇长最终下令全体离艇。17时08分,“共青团员”号以艉倾70°迅速沉没,沉入1685米深的海底中。
沉没在水下的“共青团员”号计算机模型,艏部的破损应为蓄电池与海水反应爆炸所致
此时艇上还有包括艇长在内的5名艇员正在处理,虽然他们及时进入漂浮救生舱,赶在滑向更深的海底前成功与潜艇脱离上浮,但在接触海面的瞬间,漂浮舱舱盖因内外气压不均猛地打开,1人被甩出舱外得以生还,其余4人瞬间死于气压失衡,随着漂浮舱沉入海底。
除了4名艇员在几小时前的火灾中遇难外,当时有20名艇员乘坐在从艇上释放出的充气式救生筏上,30余名未能乘上救生筏的艇员有的抓着救生筏边沿,有的就只能在海水中挣扎。由于海水温度只有2摄氏度左右,再加上其中有不少人在落水前已经是一氧化碳中毒,所以大多数人不久后被冻死。 18时20分,30名幸存者被救上船,但其中又有3名艇员在不久后死亡。其中1人是因为长时间在过冷的海水中受冻而死,另2人是在休息时违反了医生的嘱咐,偷偷吸了香烟,结果因严重虚弱的器官受不起香烟中的尼古丁强烈的刺激作用的丧生。因此,69名艇员中最后的生还者人数是27人,包括艇长瓦宁在内的42名艇员死亡。18时20分,苏联水面舰队赶到,幸存者被救起运往摩尔曼斯克接受救治。在这次事故中,69名艇员仅27人幸存,死亡的42人中只找到19人的遗体。
685型攻击核潜艇K-278艇上有两套艇员。第一套艇员在该艇服役的1983-1989年期间,完成了大部分的训练和调整工作。第二套艇员主要是在训练模拟器上接受了大部分的训练,对于该艇的实际操作,他们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共青团员”号核潜艇发生意外事故的时候,却恰恰是以瓦宁上校为首的第二套艇员在该艇上执勤,并且第二套艇员在第一次执行实际作战巡逻活动任务时便发生了这次沉艇事故。
1989年4月8日11时41分,苏联塔斯社报道了“共青团员”号沉没的事故消息。4月13日,北方舰队的所有军舰和船舶降半旗,在军队小城的中央广场上举行了牺牲艇员的追悼仪式。5月1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发布了授予К-278“共青团员”号核潜艇全体艇员红旗勋章的命令,对在履行军人天职时表现出英勇和自我牺牲行动的69名艇员授予红旗勋章,并列出了69名艇员的姓名和军衔。
事后,在挪威政府的强烈要求下,苏联派出“和平”号深水探测器对潜艇残骸进行探查。1989年6月,在海底约1685米处发现了残骸,通过数次水下作业,在鱼雷发射管管口附近和断裂艇体等,共计9处泄漏高危部位铺设了由橡胶和钛合金制成的隔离板。但事故原因却始终没有办法查明,最大有可能的解释是艇上电气设备起火,附近易燃材料被点燃,导致高压空气管线破裂,助长火势蔓延,并最终促成了潜艇的沉没。
由于打捞困难和安全考虑,这艘创造了1027米的下潜深度纪录的先进核潜艇至今仍长眠于北纬73°40′、东经13°30′处。此前挪威人曾忧心忡忡地向苏联提出挪威海可能会因该艇沉没而遭到放射性污染,而挪威和苏联两国对该地采取的水样进行仔细的检测后表明,该水域没有反应堆泄露所引起的放射性污染问题。但是,金属在海水中不可避免地会被腐蚀,因此,将“共青团员”号核潜艇从1685米深的海底中打捞出来,迟早会被人们提到日程上来。
K-278艇下沉前,反应堆已经关闭并没有损坏,但是海水腐蚀力极强,1992年5月,俄罗斯探查队发现艇上出现数个长30-40厘米的裂缝,预计反应堆散热系统已然浮现破损,但次年8月的探查结果却认为,海底对流较小,污染不会扩散。这次探查的范围只局限在鱼雷发射管前方6米内。1994年至1995年间的数次探查中又发现了新的裂缝,并确认发生了核泄漏。俄罗斯则继续封堵破损,俄罗斯并非没考虑过打捞,但在如此大的深度下打捞残骸,风险极大,已经断裂的艇体可能在出水过程中再次开裂脱落。而且预计费用将不低于10亿美元,俄罗斯也无意去碰这个“烂摊子”,只计划盖一个“石棺”,像切尔诺贝利那样封住了事。“共青团员”号可能就会像现在这样永远地留在海底了。
685型攻击核潜艇的作战任务是搜索、跟踪和消灭敌核潜艇,攻击航母编队,大型水面舰船和运输船,是具有较强作战能力的攻击型核潜艇。大深度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同样重要,否则这种没有救援保证能力的潜艇可以被视为“一次性”。在这方面,苏联的经验比美国要强太多,美国的“海狼”级极限下潜深度为600米,而作为试验潜艇的AGS-555“海豚”号虽然到达该深度(“海豚”号创造并保持了美国海军潜艇水下914.4米持续航行深度的记录),但没有作战能力,只是作为深潜器进行大深度潜深实验而已。
钛合金的加工要求非常苛刻,因为纯钛和钛合金在高温后收氢、氧、氮的能力明显上升,最后导致焊接接头处明显变脆,力学性能严重下降。所以钛合金的焊接通常在保护甚至在真空环境中下进行,焊接合格率也远远低于普通碳钢和合金钢。用钛合金作为耐压艇体材料制造的核潜艇最明显的特点是下潜深度大。但由于大潜深潜艇和高速潜艇极高的运行成本,所以不管是661型还是705型都最终黯然退役,即便685型没有事故也不会批量生产。钛合金按理说是一种优秀的潜艇制造材料,但无奈造价和加工工艺方面实在是一个国家没办法承受的。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走极端的潜艇与现在的静音潜艇格格不入,但是在那个美苏冷战正处于白热化的年代,任何有几率存在突破的技术都会被尝试,所以我们不能认为这些潜艇的发展就是完全错误的。685型就属于这个时代典型的一种尝试。
动力系统:1台VM-5压水反应堆,OK-650B-3 蒸汽发生装置,功率190兆瓦,1台BPTU-675汽轮主机,功率43000马力,2台汽轮发电机,2×2000千瓦,1台ДГ-500型柴油发电机,1×500千瓦,2台辅推电机,2×300千瓦,1组蓄电池,112块
武备:6具533毫米的鱼雷发射装置,采取了液压平衡式发射系统,既可以发射潜射巡航导弹,也能发射鱼雷。可携带22枚武器,其中6具鱼雷发射管中可以布放6枚3种型号的鱼雷和导弹,另外6枚导弹和10枚鱼雷放在存放架上。主要武器为“石榴石”潜射巡航导弹(北约称SS-N-21“石榴石”/RK-55),暴风雪鱼雷和SEAТ-60M鱼雷。
航电:685型攻击核潜艇上配有МГК-500“СКАТ(鳐/舡)”主被动声呐,1978年列装,是第三代声呐,它的搜索系统更优越,搜索距离可达200千米,比МГК-400“卢比康”声呐的作用距离还大。685型攻击核潜艇配备有“公共马车”作战情报指挥系统和“牡熊星座-685”全纬度自动导航系统,БУХТА“海湾”侦察雷达和ЧНБИС“凤头麦鸡”导航雷达,“闪电-Л”通信系统,包括“综合”卫星通信站,以及“茴香”短波电台和“树皮”超短波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