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蒸汽锅炉

产品中心

蒸汽发生器固定结构pdf
更新时间  2023-09-26 来源:蒸汽锅炉
  • 详细介绍

  《蒸汽发生器固定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蒸汽发生器固定结构.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2、 构, 包括蒸汽发生器本体, 蒸汽发生器本体下侧 安装有底部安装座, 底部安装座一端安装有侧壁 安装座, 底部安装座下侧四拐角安装有第一安装 脚, 侧壁安装座一侧安装有第二安装脚, 底部安 装座底部安装有液压缸, 下支板下侧安装有滑 轮, 散热孔内部安装有散热扇, 底部安装座上表 面和侧壁安装座侧面均开设有第一散热通道和 第二散热通道, 本实用新型蒸汽发生器固定结 构, 通过设有的底部安装座和侧壁安装座, 便于 对蒸汽发生器本体底部和侧面来安装固定处 理, 而且通过设有的散热孔、 散热扇、 第一散热通 道和第二散热通道, 便于快速散热处理, 有利于 提高蒸汽发生器本体外部的散热效率。 权利要。

  3、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2081202 U 2020.12.04 CN 212081202 U 1.一种蒸汽发生器固定结构, 包括蒸汽发生器本体(1), 其特征是: 所述蒸汽发生器 本体(1)下侧安装有底部安装座(2), 所述底部安装座(2)一端安装有侧壁安装座(3), 所述 底部安装座(2)下侧四拐角安装有第一安装脚(6), 所述侧壁安装座(3)一侧安装有第二安 装脚(4), 所述底部安装座(2)底部安装有液压缸(10), 所述液压缸(10)下侧安装有下支板 (11), 所述下支板(11)下侧安装有滑轮(12), 所述底部安装座(2)内中部开设有散热孔(8), 所述散热孔。

  4、(8)内部安装有散热扇(9), 所述底部安装座(2)上表面和侧壁安装座(3)侧面均 开设有第一散热通道(16)和第二散热通道(17), 且第一散热通道(16)和第二散热通道(17) 一端均与散热孔(8)连通。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固定结构, 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安装脚(6) 和第二安装脚(4)均采用L型支脚, 且第一安装脚(6)和第二安装脚(4)采用合金结构。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固定结构, 其特征是: 第一安装脚(6)上开 设有第一固定孔(7), 所述第二安装脚(4)内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孔(5)。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固定结构, 其特征。

  5、在于: 所述第一散热通道 (16)在底部安装座(2)内部横向设置, 所述第二散热通道(17)在侧壁安装座(3)内部纵向设 置。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固定结构, 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安装脚(6) 一侧开设导向槽(15), 且下支板(11)一端滑动卡设在导向槽(15)内。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固定结构, 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安装脚(6) 下侧安装有防护垫(14), 且第一安装脚(6)上安装有定位螺栓(13)。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081202 U 2 一种蒸汽发生器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发生器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

  6、种蒸汽发生器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 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 电能, 锅炉输出 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 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 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 炉指燃烧 燃料的场所, 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 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 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 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 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 换为电能。 蒸汽发生器(俗称锅炉)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 的机械设备, 其用途十分广泛, 在生产制造、 日常生活、 医疗设施等技术领域均具有十分广 泛的应用。 0003 现有的蒸汽发生器不便于进。

  7、行安装固定使用, 而且蒸汽发生器外侧散热效果较 差, 进而影响蒸汽发生器使用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固定结构, 以解决现有的蒸汽发生器 不便于来安装固定使用, 而且蒸汽发生器外侧散热效果较差, 进而影响蒸汽发生器使用 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蒸汽发生器固定结构, 包括 蒸汽发生器本体, 所述蒸汽发生器本体下侧安装有底部安装座, 所述底部安装座一端安装 有侧壁安装座, 所述底部安装座下侧四拐角安装有第一安装脚, 所述侧壁安装座一侧安装 有第二安装脚, 所述底部安装座底部安装有液压缸, 。

  8、所述液压缸下侧安装有下支板, 所述下 支板下侧安装有滑轮, 所述底部安装座内中部开设有散热孔, 所述散热孔内部安装有散热 扇, 所述底部安装座上表面和侧壁安装座侧面均开设有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 且 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一端均与散热孔连通。 0006 优选的, 所述第一安装脚和第二安装脚均采用L型支脚, 且第一安装脚和第二安装 脚采用合金结构。 0007 优选的, 第一安装脚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 所述第二安装脚内部开设有第二固定 孔。 0008 优选的, 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在底部安装座内部横向设置, 所述第二散热通道在侧 壁安装座内部纵向设置。 0009 优选的, 所述第一安装脚一侧。

  9、开设导向槽, 且下支板一端滑动卡设在导向槽内。 0010 优选的, 所述第一安装脚下侧安装有防护垫, 且第一安装脚上安装有定位螺栓。 0011 与现存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 1、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底部安装座和侧壁安装座, 便于对蒸汽发生器本体底部 和侧面来安装固定处理, 使得能够安装在地面上或墙壁一侧, 来提升了蒸汽发生器本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2081202 U 3 体安装使用的效率。 0013 2、 本实用新型而且通过设有的散热孔、 散热扇、 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 第 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一端均与散热孔连通, 散热扇吹出的风能够通入。

  10、第一散热通道 和第二散热通道内, 便于快速散热处理, 有利于提高蒸汽发生器本体外部的散热效率。 0014 3、 本实用新型通过底部安装座底部安装有液压缸, 压缸下侧安装有下支板, 下支 板下侧安装有滑轮, 便于蒸汽发生器本体进行移动搬运使用, 而且通过滑轮上侧传动连接 有的液压缸, 能够驱动滑轮升降调节, 从而使得滑轮不用时能够收缩在部安装座下侧。 附图说明 0015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 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与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

  11、的结构主视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安装座和侧壁安装座结构俯视图。 0019 图中: 1、 蒸汽发生器本体; 2、 底部安装座; 3、 侧壁安装座; 4、 第二安装脚; 5、 第二固 定孔; 6、 第一安装脚; 7、 第一固定孔; 8、 散热孔; 9、 散热扇; 10、 液压缸; 11、 下支板; 12、 滑轮; 13、 定位螺栓; 14、 防护垫; 15、 导向槽; 16、 第一散热通道; 17、 第二散热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

  12、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请参阅图1, 图2, 图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一种蒸汽发生器固定结构, 包括蒸汽 发生器本体1, 蒸汽发生器本体1下侧安装有底部安装座2, 底部安装座2一端安装有侧壁安 装座3, 便于对蒸汽发生器本体1底部和侧面来安装固定处理, 使得能够安装在地面上或 墙壁一侧, 来提升了蒸汽发生器本体安装使用的效率, 底部安装座2下侧四拐角安装有第 一安装脚6, 侧壁安装座3一侧安装有第二安装脚4, 便于来安装固定, 底部安装座。

  13、2底部安 装有液压缸10, 液压缸10下侧安装有下支板11, 下支板11下侧安装有滑轮12, 便于蒸汽发生 器本体1进行移动搬运使用, 而且通过滑轮12上侧传动连接有的液压缸10, 能够驱动滑轮12 升降调节, 从而使得滑轮12不用时能够收缩在部安装座2下侧, 底部安装座2内中部开设有 散热孔8, 散热孔8内部安装有散热扇9, 底部安装座2上表面和侧壁安装座3侧面均开设有第 一散热通道16和第二散热通道17, 且第一散热通道16和第二散热通道17一端均与散热孔8 连通, 使得散热扇9吹出的风能够通入第一散热通道16和第二散热通道17内, 便于快速散热 处理, 有利于提高蒸汽发生器本体1外部的散。

  14、热效率。 0022 优选的, 第一安装脚6和第二安装脚4均采用L型支脚, 且第一安装脚6和第二安装 脚4采用合金结构, 结构稳定性高, 便于进行支撑安装固定使用。 0023 优选的, 第一安装脚6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7, 第二安装脚4内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孔 5, 便于通过螺栓来安装固定。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2081202 U 4 0024 优选的, 第一散热通道16在底部安装座2内部横向设置, 第二散热通道17在侧壁安 装座3内部纵向设置, 便于对底部安装座2和侧壁安装座3进行吹风散热处理。 0025 优选的, 第一安装脚6一侧开设导向槽15, 且下支板11一端滑动卡设在导向槽1。

  15、5 内, 能够对下支板11一端进行导向处理, 提高下支板11升降调节的稳定性。 0026 优选的, 第一安装脚6下侧安装有防护垫14, 且第一安装脚6上安装有定位螺栓13, 便于来安装固定处理。 002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通过蒸汽发生器本体1外侧设有的底部安装 座2和侧壁安装座3, 便于对蒸汽发生器本体1底部和侧面来安装固定处理, 使得能够安装 在地面上或墙壁一侧, 来提升了蒸汽发生器本体安装使用的效率; 而且通过设有的散热 孔8、 散热扇9、 第一散热通道16和第二散热通道17, 且第一散热通道16和第二散热通道17一 端均与散热孔8连通, 使得散热扇9吹出的风能够通。

  16、入第一散热通道16和第二散热通道17 内, 便于快速散热处理, 有利于提高蒸汽发生器本体1外部的散热效率。 0028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做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2081202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2081202 U 6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2081202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