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常见问题

新闻动态

除了河南义马气化厂外河南还有哪些煤制气工厂

更新时间  2023-12-05 来源:常见问题

  我国天然气需求市场持续增长,发展煤制气是有效补充我国天然气资源不足、减少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方法。但由于天然气输气管网和市场受垄断、经济性差等因素影响,该行业一直处在亏损的状态,已投产企业缺乏生产热情,后续项目在酝酿转产;新核准的项目均在观望,迟迟未有实质性进展。河南义马的气化厂的爆炸,更是将煤制气项目推上风口浪尖。

  河南义马气化厂的爆炸事故截至20日12时30分,现场搜救工作基本结束。到17时30分,确认死亡12人,另有3名失联人员遗体已找到,正在确认身份。经专家进一步治疗诊断,重伤人员由19人降为15人,重伤人员生命体征平稳,事故原因调查工作已全面启动,善后处置工作正有序进行,空气和水等环境监视测定数据稳定达标。

  在义马化工厂的宣传片中介绍,2012年,义马气化厂积极做出响应国家“西气东输”和“气化河南”战略,全力实施产品结构调整工程;2013年11月投产后,企业郑重进入“煤制天然气”时代,产品更加洁净环保。

  义马化工厂占地面积1300余亩,总资产50多亿元,员工1300余人。年产甲醇30万吨,二甲醚20万吨;醋酸30万吨;日产净煤气300万标方;天然气2.33亿标方;液氨12万吨;稀硝酸15万吨;硝酸铵20万吨;液氧、液氩等副产品8万吨/年。

  义马气化厂现有职工1091人,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28.97亿元。2019年前两个月义马煤制气供应量为131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0.03%。

  该厂此前并未发生过安全事故,据周围居民介绍说。不过,据北青报记者检索发现,该气化厂曾多次被当地环保部门处罚。据三门峡市生态环境局网站消息,2017年4月,义马气化厂曾因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被市环保局处以50万元罚款。

  当年10月,义马气化厂因未建立危险化学品核查、登记制度案被义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处罚,处罚事由为违反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被处以5000元的行政处罚。

  此外,在2014年至2016年间,该气化厂多次被当地环保部门处罚,处罚金额在1万元至8万元不等。

  同在河南省的另外一个煤制气的厂家是河南晋煤天庆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晋煤天庆)。

  晋煤天庆是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晋煤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公司位于河南省沁阳市产业集聚区沁北园区,是一家以洁净能源和化学品为基本的产品的新型煤化工企业。据悉晋煤天庆此次投产的LNG生产装置是以晋煤集团丰富的15#煤为原料,将煤粉碎后与气化剂进行高温度高压力反应产出粗煤气,净化后由五级甲烷化反应转化为甲烷,并送往冷箱最终深度冷却液化成LNG。该项目日均可液化100万方天然气,生产LNG700吨。

  据记者了解,晋煤天庆投产的煤制气项目一上马争议就不断,国家已经明令禁止不再新上煤制天然气项目,详见国家发改委(2011)635号文件内容,禁止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煤制天然气项目。文件写到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严格遵守国家对建设项目的相关管理规定和审批程序,逐步加强煤化工项目审批管理,不得下放审批权限,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煤制天然气项目,年产20万吨及以下煤制乙二醇项目。上述标准以上的大型煤炭加工转化项目,须报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晋煤天庆曲线救国,以利用煤制化肥产出的废气进行生产天然气名义,仅在省里立项。运行过程中,经常报漏安全问题,比如建设初期的塔吊倒塌人员死伤问题,2018年的来自焦作市环保局通报的《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回头看”交办案件办理结果公示(第16批)》, 受理编号:X067 群众反映:焦作市沁阳市紫陵镇内的晋煤天庆煤化工有限公司存在污染问题。1、烟尘排放污染严重,排出的烟尘气味大,特别是春冬季厂区周边几个村子都弥漫着刺鼻呛人的气味。2、晋煤天庆煤化工公司随意堆放炉渣,在厂区围墙东侧、焦枝铁路南堆放成百上千吨的炉渣,无覆盖,遇到刮风天气,炉渣尘土四处飞扬,严重污染旁边的环境。经环保局有关人员调查,该信访反映的问题属实。见

  根据河南晋煤天庆气化炉备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显示, 项目已在沁阳市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备案(项目代码-45-03-032975),公司实际生产中,5 台气化炉常带“病”运行,多次出现非计划检修情况,项目生产负荷不能够达到100%,且存在安全环保隐患,受限于煤种特性及目前材料和制造工艺水平,很难短期内实现气化装置运行周期大幅提高。

  煤制天然气乍一听确实既实现了清洁能源生产的新途径,优化了煤炭深加工产业体系,又具有能源利用率高的特点。但是现实却不总能尽如人意,用煤去制作气,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粉尘碳的排放,同时煤制气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又要耗费大量的水,这在水资源匮乏的西北部地区对环境的影响便成倍放大了,而煤制气企业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技术难题,行业内对煤制气技术的成熟性以及环保性的争论始终没停止。